二氧化钛:高质量发展成为主要旋律

发布时间:2019-11-19 14:20来源:原创 帮助了959人
摘要:在中国钛白粉行业在头十年排名世界之后,该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在11月15日至17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全国二氧化钛行业年会上,全国化学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二氧化钛中心主任,二氧化钛工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秘书长兼主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毕胜指出,高质量的发展将成为二氧化钛行业未来的主题。


在中国钛白粉行业在头十年排名世界之后,该行业未来将如何发展?在11月15日至17日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的全国二氧化钛行业年会上,全国化学工业生产力促进中心二氧化钛中心主任,二氧化钛工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处秘书长兼主任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毕胜指出,高质量的发展将成为二氧化钛行业未来的主题。据报道,中国的硫酸法二氧化钛行业和氯化二氧化钛行业分别始于1955年和1998年,到2019年已有64年和21年的历史。从1998年至2019年,这是中国钛的发展时期。

二氧化碳行业。有效总生产能力逐年急剧上升。 2002年,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2009年,它超过了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基本上是由硫酸法贡献的,氯化法的贡献率小于10%(产率的贡献率为2%至5%)。毕胜指出,随着近二十年来的快速发展,中国二氧化钛行业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全面提高。有大型,超大型企业十余家,开发了一系列知名产品品牌。产品的稳定性和先进质量。性在下游部门也得到广泛认可。经过长期的探索,氯化技术在过去两年中终于实现规模突破。这些成就是整个行业的共同努力,也是可以预期的。 2019年,整个行业的总有效产能几乎等于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如今,仍有许多海外新增项目和现有企业技术改造项目,但这些项目实质上是现有水平的规模,包括原材料,技术,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可以肯定地说,在2-3年内,该行业的总规模将超过世界其他地区的总和。毕胜强调,中国钛白粉行业现阶段展览方向在哪里?顺应国际趋势,高质量的发展应该是中国二氧化钛行业的未来方向。硫酸工艺的主要产品正在向中高端发展。毕胜说,经过二十多年的快速发展,钛白粉行业的规模和质量也得到了全面提高。

硫酸产品的应用领域达到全覆盖,质量和应用性能不断提高。尽管如此,与国际公司相比,品牌知名度和产品品牌内涵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国内市场上,大型企业的产品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这仅是与过去的小型或微型企业相比,并且大多数只能应用于中,中,高端地区。高光泽,高耐候性,高分散性,高覆盖率的二氧化钛仍主要用于进口高速车,高速火车和远洋集装箱。更不用说中小型二氧化钛企业的产品了。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出口的二氧化钛产品供最终用户使用,主要用在低端领域,有些可以用在高端领域。这直接反映出,尽管中美贸易摩擦已经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对美国的出口数量却急剧下降,但对除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的出口量影响不大,因为中国对美国市场的出口占美国市场二氧化钛的一小部分。专注于高端。毕胜说,自2009年以来,中国二氧化钛的总体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一。在当今开放的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高质量的发展是未来发展的主题。在这里,产品的质量和品牌,传统的依靠数量和低廉的价格来战胜世界的观念已经由来已久。

氯化法突破并深入发展。据报道,中国的氯化钛二氧化钛工业始于1990年代末,硫酸工业高速发展的时间段没有差别,但后来性能差异很大。在2018年之前,氯化法的生产率始终为2.0%〜5%,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最初有4家生产企业,2018年有2家,所有这些都是形成资金链的原因。但是,将生产技术转移到氯化过程中是过去30年来国际二氧化钛行业的主流发展之一。由于其质量优于硫酸工艺,因此它是其基本特征。毕胜指出,2019年,中国的氯化过程多年来取得了最实质性的进展。在完成第六次改革第一阶段和形成10万吨/年的基础上,龙仪丽联在第二阶段(20万吨/年)的扩建项目中实现了第一条100,000吨/年的生产线。公司的氯化能力达到20万吨/年; 5月,它还购买了已停产一年以上的云南新力钛,并于7月开始全面生产。至此,该公司的氯化能力为260,000吨/年,预计到年底将增加100,000吨/年(第二期扩建项目中的第二条100,000吨/条生产线);中信钛业以年产6万吨的能力(熔盐法30,000吨/年,沸腾法30,000吨/年)为基础,新建了一条产能为60,000吨/年的生产线。山东山东山东鲁北化工有限公司。向海资源技术有限公司年产6万吨的生产线已开工建设。四川宜宾天元海丰合泰有限公司以50,000吨/年的速度投产,第二条50,000吨/年的生产线也将建设。预计在未来的1-2年内,中国氯化二氧化钛的总生产能力将达到65万吨/年。毕胜认为,规模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基础。

我相信,在实现规模突破的前提下,中国的氯化过程将由一点发展到更深。这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容量集中度增加了,但是短期内难以表现出改组效果。生产者越来越少,单个生产者的规模正在增长。这是世界二氧化钛工业的另一发展趋势。目前,除中国外,世界上有17至18个二氧化钛生产商,总产能为400万吨/年。前五名(Comam,Teno,Panergy,Connors,石原)的综合生产能力为360万吨/年,占90%。相比之下,2019年,中国排名前5位的生产商占产能的50%;前十名占67.6%,明显差距很大。毕升指出,2019年,随着龙升力联对云南新力钛的收购以及金谱投资控制集团对江苏太白的收购,该行业的产能集中度有所提高。但是,在当前相对宽松的经济环境下,现有的生产者有基本的生活条件,并且仍然有许多海外附属项目,导致生产者总数减少,但增加了。考虑到各种因素,这种情况短期内难以改变。这是行业高质量发展中的难题。中国的二氧化钛行业中有12家规模为10万吨/年或更高的大型和超大型生产商。这些企业在做大做强方面应在行业中起领导作用。毕胜强调。首先,中国没有独立,中立和权威的二氧化钛行业协会,无法实现行业管理和协调。其次,在当今良好的经济环境中,现有的生产者说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有钱人。但是,至少每个家庭都有赚钱的小康生活。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不太可能从行业的长期发展角度考虑未来。如果当前该行业有40个制造商,并且可能会继续增长,则有理由建议该行业的大型和超大型企业应承担更多责任,而他们是否能够意识到规模不再是唯一的下一步目标。发展质量更重要我们拥有传统的R248、215、818、606、996、236、501和其他传统品牌,更重要的是要引入能够与R902、595和930竞争的国际品牌。

撰写更多当前业内最关注的节能,清洁生产和品牌创新的文章,使中国的二氧化钛产业做大做强,充分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并在钛合金的未来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行业。 。 2019年,除中信一期30,000吨/年和攀枝花1.5吨外,中国已实现5个氯化工艺的产能(龙井,中信,攀枝花钢铁,宜宾天元和he河兴茂),产能为415,000吨/年。万吨是熔融盐法,Lu河兴茂处于破产阶段,其余的37万吨是沸腾氯化法。如果国内钛矿石尚未用于沸腾氯化的国内高档钛原料工业化,则上述370,000吨/年产能所需的约60万吨钛原料只能依靠国外进口。但是,近年来,国际市场上高品位(TiO 2≥92%)钛原料的挖掘或生产不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而且呈下降趋势。供求关系正在收紧是不争的事实。除了高投资和高端技术外,新的氯化项目还拥有稳定的钛原料来源。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硫酸工艺发展的下一阶段是在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和争取更好。二要特别注意环境保护和清洁生产,努力实现废物的综合利用和低排放,零排放。目前,应重视低浓度酸性废水(2%〜5%)和中低浓度废酸(15%〜22%)的净化处理和回用。而这部分废水废酸还没有进行净化和回收。使用前,只能使用碱性污泥(例如石灰/钙渣)中和产生的污泥(通常称为红色石膏或钛石膏的资源利用是实现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硫酸法相比,由于使用了高级钛原料(金红石或高级钛渣,≥92%),氯化法中含有一价氯离子的固体少得多。但是,处理难度比硫酸法中含二价硫酸盐的固体废渣高得多。

现有的氯化企业规模较小,基本上没有对排放的固体废物进行科学处理。然而,当今天有超过40万吨或更多的大型装置投入运行时,数万吨的危险废物没有被排放。它可以被忽略或简单地处理。 2005年,拟议中的杜邦项目在山东省东营市(100,000吨/年)的原始环境评估所引起的纠纷将在不久的将来向相关企业提出。钛白粉行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主席彭安振说,传统的钛白粉行业凝聚了几十年来我们钛白粉的努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很高兴看到国内二氧化钛行业的材料消耗和产品质量。在环保等方面,行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近年来,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龙仪丽联已成为亚洲第三大二氧化钛生产商。硫酸钛白粉产品质量进一步提高。进出口额逐年增加。硫酸钛白粉能源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单位产品能耗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二氧化钛的氯化法也取得了突破,连续运行的稳定性和年产量逐年增加。但是,我们也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某些产品在国际竞争中仍然具有质量不稳定和竞争力较弱的缺点。我们的生产企业仍然具有不同程度的环境保护和综合利用。在国内主流硫酸硫酸二氧化钛生产工艺的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中,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在全球一体化的新常态和中国的高质量发展下,共同探索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非常重要。作为行业主管,金浦钛业愿与您一起推动二氧化钛行业的创新。做出了贡献。

以上关于二氧化钛:高质量发展成为主要旋律的内容对您是否有帮助?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