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m 料打产品起皮_表面_制品_温度_气体

发布时间:2025-05-24 21:52来源:原创 帮助了1人
摘要:
POM〔聚甲醛〕料制品表面起皮问题分析和解决

POM〔聚甲醛〕,又称赛钢,是一种具有优良机械性能、耐磨性、自润滑性工程塑料。然而,于实际生产过程中,POM制品有时会有表面起皮现象,这不仅影响产品外观质量,还也许对使用性能造成一定影响。

起皮原因分析

1. 原料质量问题
POM材料本身质量直接影响成品性能。如果原料中存于杂质或挥发性成分过多,也许导致成型后表面有气泡或裂纹,进而引发起皮现象。另外,原料批次之间差异也也许导致性能波动。

2. 注塑工艺不当
注塑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POM材料流动性及结晶度,从而引发表面缺陷。例如,温度过低会导致材料未能充分熔融,而温度过高则也许引发分解气体,这些气体于冷却时形成气泡,最终表现为表面起皮。

3. 模具设计不合理
模具排气不良是另一个常见原因。POM材料于注塑过程中会引发一定气体,若模具排气孔设计不足或堵塞,这些气体无法及时排出,会于制品表面形成气泡或裂痕,从而导致起皮。

4. 冷却时间不足
冷却时间过短会使制品内部应力未能完全释放,导致收缩不均,进而引起表面起皮。特别是于薄壁部位,这种现象更容易有。

解决措施

1. 优化原料选择
选用高质量POM原料,确保其纯度、稳固性。和此同时,避免使用一直存放或储存条件不佳原料,以减少杂质、水分影响。

2. 调整注塑参数
根据POM材料特性合理设置注塑温度、压力、速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状况。通常状况下,建议注塑温度控制于190℃~215℃之间,并确保注射过程平稳进行。

3. 改进模具设计
增强模具排气功能,合理布置排气槽位置,确保气体能够顺利排出。和此同时,检查并清理模具表面,防止残留物影响制品质量。

4. 延长冷却时间
于满足生产效率前提下,适当增加冷却时间,让制品充分定型,降低内应力,从而改善表面质量。

通过以上方法,可以很好减少甚至消除POM制品表面起皮问题,增强产品质量、客户满意度。
以上关于pom 料打产品起皮_表面_制品_温度_气体的内容对您是否有帮助?
    我要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