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甲醛(POM)原料是否需要烘干
发布时间:2025-10-20 21:30来源:原创
帮助了5人
摘要:需要。但由于聚甲醛的极高的吸水性及其对水的极易水解的性质,在其储存、加工、使用过程中都难免会吸收一定的环境水分,从而在高温的熔融或注塑的过程中就容易引起水解、黄变、甚至使其出现较大的机械性能下降等一系列不良的现象。才能对其按照所确定的工艺要求进行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聚甲醛(POM)原料是否需要烘干
答案:需要。但由于聚甲醛的极高的吸水性及其对水的极易水解的性质,在其储存、加工、使用过程中都难免会吸收一定的环境水分,从而在高温的熔融或注塑的过程中就容易引起水解、黄变、甚至使其出现较大的机械性能下降等一系列不良的现象。才能对其按照所确定的工艺要求进行生产,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1. 烘干的必要性
1. 防止水解降解
- 聚甲醛在高温熔融时,水分会促使链段断裂,产生醛基终止点,导致材料强度、断裂伸长率下降。
2. 避免黄变和颜色不均
- 未充分干燥的颗粒在干燥器内停留时间不均,会出现局部温度升高,导致颗粒发黄,影响产品外观[]。
3. 提升加工稳定性
- 含水颗粒在注塑机中会产生气泡、熔体不均、流动阻力增大,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表面缺陷。
4. 延长模具寿命
不仅如此,高温下水分的蒸汽也会极大地加速了模具的表面腐蚀和磨损。
3. 烘干前后的检测与控制
1. 含水量检测
根据样品的性质和所需的精密度,可分别用卡尔费休的滴定法或红外水分仪的测定将其中的水分的含量分别测定出,并确保样品中水分的含量≤0.02%。
2. 颜色检查
但若干个烘干后颗粒的颜色均为黄斑或色泽不均就应将其再烘干一段时间或适当调节温度的分布等。
3. 热重分析(TGA)
通过其独特的测试手段可对所制取样剂的残余水分及热的稳定性等性质都能快速地作出准确的评估。
5. 实际生产中的操作建议
1. 原料入库前:对新进料进行含水量预检,若超过 0.05 % 则直接送烘干。
2. 烘干前:将料筒均匀铺开,避免堆积形成“死角”。
基于对出口的实时温度和料筒的内部温度的全面的监控,有效地保证了烘干的温度波动均在±5℃的范围内从而使得烘干的质量得到较好的保证.。
4. 烘干后:立即进行含水量检测,合格后转入干燥库或直接供给熔融设备,防止再次吸湿。
---
采用对聚甲醛的初步加工—烘干手段,有效地消除了其水分的存在,对其后续的高温加热的安全性起到了一定的保障作用,故对其的加工前必须进行烘干。但为了更好地保证其不出现黄变或性能的下降,我们更倾向将其在120℃左右的条件下均匀的用改进的D652的干燥设备干燥至含水量0.02%以下。采用对制粒的精细的调控手段,不仅可以保证后续的注塑、挤出等工艺的稳定性,而且对制品的质量也能有所保证。
以上关于聚甲醛(POM)原料是否需要烘干 的内容对您是否有帮助?